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368.“迦勒底的吾珥”表示包含虚假的外在敬拜,这从圣言中“迦勒底”的含义清楚可知。前面(11:9;1326节)说明,“巴别或巴比伦”表示内在包含邪恶的敬拜,而“迦勒底”表示内在包含虚假的敬拜。因此,巴别或巴比伦表示内在无一丝良善的敬拜,迦勒底表示内在无一丝真理的敬拜。内在无一丝良善,也无一丝真理的敬拜是内在包含亵渎和偶像崇拜的敬拜。在圣言中,这种敬拜由“迦勒底”来表示,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以赛亚书:
看哪,迦勒底人的地!这民已不在;亚述在tziim(译注:或tsiyim,其含义不确定,史威登堡认为它们是某种鸟)中间发现这地;他们要筑起他们的瞭望塔,抬高他们的宫殿;他(亚述)必使它成为一片废墟。(以赛亚书23:13)
不是一民的“迦勒底人的地”表示虚假;“发现这地的亚述”表示推理;“瞭望塔”表示幻想。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你们的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因你们的缘故,我已经打发人到巴比伦去,打断一切门闩,推倒坐欢呼船的迦勒底人。(以赛亚书43:14)
“巴比伦或巴别”表示内在包含邪恶的敬拜;“迦勒底人”表示内在包含虚假的敬拜;“船”表示已经败坏或被歪曲的真理的知识或认知。
又:
迦勒底的女儿啊,你要静静坐下,进入黑暗中,因为你不再称为列国的主母。我向我的百姓发怒,使我的产业被亵渎,将他们交在你手中。丧子、寡居这两件事必在一日忽然临到你;这两件事必全然临到你身上,因你多行邪术、广施符咒。(以赛亚书47:5-6, 9)
此处很明显,“迦勒底”是指对真理的亵渎,被称为“邪术”和“符咒”。又:
你们要从巴比伦出来,从迦勒底人中逃脱。(以赛亚书48:20)
这表示逃避敬拜中对良善和真理的亵渎。以西结书:
人子啊,你要使耶路撒冷知道她的可憎之事。你父亲是亚摩利人,你母亲是赫人。你和埃及人行淫。你又与亚述人行淫。因此,你增多你的淫乱,直到迦勒底之地。(以西结书16:2-3, 26, 28-29)
这尤其论及犹太教会;“埃及人”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亚述人”表示推理;“她增多她的淫乱,直到迦勒底之地”表示对真理的亵渎。谁都能看出,埃及、亚述和迦勒底不是指国家,所论及的也不是其它淫乱。
同一先知书:
阿荷拉行邪淫,贪恋所爱的人,就是她的邻舍亚述人。自从在埃及的时候,她就没有放弃淫乱。她又加增淫行,她看见人像画在墙上,就是用丹色所画迦勒底人的像:腰间束着腰带,头上有下垂的染色的裹头巾,都是领袖的样子,巴比伦人、迦勒底人的形像,就在他们的出生地。她一眼看见就贪恋他们,打发使者往迦勒底他们那里去。巴比伦人以他们的淫行玷污了她。(以西结书23:5, 8, 14-17)
此处“迦勒底人”被称为“巴比伦人”,表示敬拜中被亵渎的真理。“阿荷拉”表示被称为“撒玛利亚”的属灵教会。
哈巴谷书:
我必兴起迦勒底人,就是那苦愤、急促的民族,遍行宽广之地,占据那不属自己的住处。这民族恐怖可怕,判断和势力任从自己发出。它的马比豹更快,它的眼比晚上的豺狼更锐利。它的马兵四散,它的马兵都从远方而来;他们飞跑如鹰急速吞食;整个民族都为行强暴而来,它脸上喘息的欲望朝向东方。(哈巴谷书1:6-9)
经上在此通过许多代表来描述“迦勒底民族”,这些代表表示敬拜中对真理的亵渎。
此外,耶利米书用两个整章(50和51章)来描述巴比伦和迦勒底,从那里明显看出它们各自表示什么,即:巴比伦表示敬拜中对属天事物的亵渎,迦勒底表示敬拜中对属灵事物的亵渎。由此明显可知“迦勒底的吾珥”表示什么,即:它是指内在包含亵渎和偶像崇拜的外在敬拜。我也被允许从这些人自己那里获知,迦勒底人的敬拜实际上就是这个样子。
33.后来,我给他们看了各种鸟的图片,既有大的也有小的,都是我们地球上所见的那种。因为在来世,这类事物能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一看到所展现的这些鸟,他们一开始想改变它们,但后来却以它们为乐,感到满意。这是因为鸟表示事物,一种他们凭着那时所感受到的流注而觉察到的事物的知识。所以他们不再使之变形以避免把它们带入记忆。再后来,我被允许在他们面前展现一个最漂亮的花园,里面挂满灯台和灯笼。于是,他们停顿下来,并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因为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这清楚表明,他们能集中注意力观察物质事物,只要这些事物在属灵意义上的含义同时被暗示出来。事实上,属灵意义所传达的事物并非完全抽象,因为属灵意义要由这些物体来代表。鸟表示理性、聪明、思维、观念和认知的事物(AC 40, 745, 776, 778, 866, 988, 993, 5149, 7441)。这些照鸟的属和种而各不相同(AC 3219)。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AC 4638, 9548, 9783)。
4638.“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表示旧教会的末期,和新教会的初期。教会是主在地上的国;“十个童女”是指所有属于教会的人,也就是那些处于良善与真理的人和那些陷入邪恶与虚假的人。“十”在内义上表示余留,以及完全和完整之物,因而表示全部;“童女”表示那些属于教会的人,和在圣言的其它地方一样。
“拿着灯”表示拥有属天事物在里面的属灵事物,或拥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或也可说,拥有对邻之仁在里面的信仰和拥有对主之爱在里面的仁爱。因为“油”表示爱之良善,如下文所述;而“没有油的灯”也表示这些事物,只是没有良善在里面。
“出去迎接新郎”表示他们的接受。“其中有五个是聪明的,五个是愚拙的”表示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拥有含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一部分人拥有不含真理在里面的真理。前者是“聪明的”,后者是“愚拙的”。“五”在内义上表示一些,故在此表示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愚拙的拿着灯,却没有带油”表示他们没有在其真理中的仁之良善,“油”在内义上表示仁与爱之良善。而“聪明的拿着灯,又盛了油在器皿里”表示他们拥有在其真理中的仁与爱之良善,“器皿”是指信之教义事物。
“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表示迟延,因而怀疑。“打盹”在内义上表示因迟延而在教会事物上变得漫不经心,或非常懒散,“睡着”表示滋长怀疑,或抱有怀疑:对“聪明的”来说,是一种具有肯定态度的怀疑;而对“愚拙的”来说,则是一种具有否定态度的怀疑。“半夜里有嚷叫的声音说”表示时期,也就是旧教会的末期和新教会的初期。在圣言中,当论述教会的状态时,这段时期被称为“夜”。“嚷叫”表示正在发生的一种变化。“看哪,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表示审判,也就是说,或被接纳或被弃绝的时候。
“那些童女就都起来修整她们的灯”表示所有人的预备,因为那些其真理不含良善在里面的人以为自己会和那些其真理含有良善在里面的人一样被接纳。事实上,他们以为唯信得救,殊不知,没有仁爱的地方也不会有任何信仰。“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把你们的油分一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表示他们渴望良善能从别人那里被交流到他们的空洞真理中,或被交流到他们自己的空心或赤贫的信仰中。因为在来世,一切属灵和属天事物都被相互交流,但只通过良善被交流。
“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表示它不可能被交流,因为他们所拥有的少量良善会从他们那里被夺走。事实上,在来世,当良善被交流给那些其真理缺乏良善的人时,他们可以说会将良善从那些拥有它的人那里夺走,然后据为己有,不将它交流给其他人,反而玷污它;这就是为何良善不可能被交流给他们。我将下一章(创世记37章)末尾凭我的亲身经历描述这些灵人。
“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表示邀功的良善。那些夸耀这种良善的人就由“卖油的”来表示。此外,在来世,那些其真理不含良善在里面的人认为他们已经通过自己所做的一切行为赚取了功德;就外在形式而言,这些行为看似良善;但就内在形式而言,却是邪恶,正如主在马太福音中所说的那样: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必向他们声明,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2, 23节)
路加福音:
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开始站在外面叩门,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必回答你们说,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那时,你们开始说,我们在你面前吃过、喝过,你也在我们的街上教训过人。他要说,我告诉你们,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路加福音13:25-27节)
这就是此处愚拙的童女所表示的那些人,因此,下面这些话同样论及他们:她们“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表示他们的靠近为时已晚。“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赴婚筵”表示那些处于良善,并由此处于真理的人被接入天堂。天堂好比来自天上婚姻的婚礼,天上的婚姻就是良善与真理的婚姻;主好比新郎,因为这些人与祂联结,而教会则因此被称为新娘。“门就关了”表示其他人不能进去。
“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表示他们渴望凭没有仁的唯信,以及没有主的生命、只有自我生命的行为进入。“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表示弃绝。“不认识他们”在内义上表示他们缺乏对邻舍的任何仁爱,以及通过这种仁爱与主的联结。那些没有被如此联结起来的人就被说成是祂“不认识”。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人子来的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表示对照着信仰的诫命生活的一种期盼,“警醒”表示信仰的诫命。“人子来的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表示人所不知的接受时间,以及那时他的状态。在马太福音别的地方,处于良善的人,也就是遵行诫命的人也被称为“聪明的”;而拥有真理知识,却不照之而行的人被称为“愚拙的”:
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愚拙的人。(马太福音7:24,26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